近期,北京、上海多地宣布下调社保费率。为什么要降社保费的费率?缴费减少,百姓的社保待遇是否受到影响?
中智人力资本调研中心对数万家企业进行的2015年福利调研数据显示,企业在2015年投入的以“五险一金”为主体的法定人均福利成本约为23052元,福利总成本约占企业人工成本的23%。而人社部2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社会保险五险费率合计为39.25%。
曾有媒体以北京平均工资计算一人一生需缴社保费用,结果显示五险一金占月薪比例约为46%,企业与个人缴费逾百万元。
此次降低费率,能为企业带来多大实质性利好?据上海测算,企业社保费率降低2.5%,2016年全年可减轻企业负担约135亿元。而广东则明确,到今年年底,将为全省企业减轻社会保险费(含住房公积金)约350亿元。厦门地税部门预估,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减负政策将为全市用人单位减轻超过18亿元成本。
企业的社保负担降了,职工的社保待遇如何得到保证呢?
征缴和发放养老金事实上并非是“完全挂钩”的,属于收支两条线,这也就意味着单位缴费部分的下调并不与居民的养老金待遇发生直接的联系。居民领取的养老金是由多个因素综合决定的,即使基金每年有一定的收入减少,依然可以承受,也不会影响到职工权益。
以养老金为例,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注重代际平衡。从个人看,个人待遇主要取决于职工本人退休时上一年的社会平均工资以及本人平均缴费工资、缴费年限、个人账户储存额等因素。个人退休后的待遇增长,则主要考虑物价增长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的增幅。
再如医保金。据悉,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待遇水平主要取决于个人账户计入标准、门急诊自负段标准、起付标准、最高支付限额等。因此,即使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单位缴费部分费率下调,参保人员的医保待遇仍可能有适当提高。
事实上,中央已经给公众吃下“定心丸”。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继续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标准。报告中说,各地要切实负起责任,确保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这意味着,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今年将迎来“十二连涨”。
当前,不少地方老龄化程度加剧,各项社保待遇刚性提高,社保基金收支压力较大。在此情形下降低费率水平,是否会影响到社保金安全运行?
南开大学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关信平认为,在现行社保制度框架下,若降费后,养老、医疗保障待遇支付能力降低,有可能引发更严重的个人账户空账。解决之道是应该加快建立健全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比如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划转国有资本充实社会保障基金、强化社保基金投资运营以实现保值增值、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
人社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金维刚也表示,适当降低社保费率,必须建立在确保社保基金长期收支平衡的基础上,否则就会“摁下葫芦起了瓢”,顾此失彼,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