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布《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研究报告。这份覆盖28省份、134个区县的上万名老人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老人平均年龄为70.02岁,其中70岁以下的老人超过半数,呈现低龄老龄化特点。根据预测,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将达到34%,平均每3人中就会有一个老年人,老年人口规模超过4.7亿人,均比现有水平翻了一番。
研究报告从老年人身体健康、精神状况、养老保险、配套养老设施等方面描绘出了我国老年人社会概况。
我国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堪忧,女性、农村户口、年纪大的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更是值得关注。
调查结果发现,有74.7%的老年人患有至少一种慢性疾病,但只有28.2%的老年人自报比较不健康或很不健康。而老年女性人口的身体健康状况在以下各项指标中均比男性要差。
我国老年人精神健康状况存在和身体健康状况相同的性别、户口状态和年龄差异,但大部分老人对目前生活感到满意。
老年人的抑郁平均得分为13.6,孤独平均得分为3.7,有6.0%的老年人对生活比较不满意或者很不满意。总体来看,农村户口相对于城市户口的老年人有更多的人抑郁、孤独和对生活不满意,女性的精神状况也比男性要差。
我国老年人贫困率较高。
尽管农村老年人口仍在工作的比例高于城市,但农村户口的老年人贫困率依然高于城市户口的老年人。城市户口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养老金,而农村户口老年人的生活来源主要是子女的资助和自己劳动或工作所得。
老年人生活来源最主要的三项分别为自己的离/退休金/养老金(46.3%)、子女的资助(24.4%)以及自己劳动或工作所得(15.4%) 。
我国大部分老年人享受社会养老保险,但实际养老金待遇城乡差异巨大,尤其是农村养老金的待遇很低。
本次调查发现,老年人的养老保险覆盖率为88.1%,说明我国目前大部分老年人已经有养老保险。男性养老保险的覆盖率略高于女性,分别为89.5%和86.8%,拥有城市户口的老年人养老保险的覆盖率高于农村户口的老年人,分别为92.3%和84.4%。
我国空巢老年人比例接近一半,且家庭养老资源随着子女数的减少将面临挑战。
本次调查表明,14.0%的老年人独居,31.1%的老年人仅与配偶同住,有44.6%的老年人是与子女同住的,10.3%的老年人与他人同住。
从空巢的角度来看,本次调查表明空巢老年人的比例为45.1%,空巢率随着年龄的增加先升后降,70岁组空巢率最高。不同性别空巢率也有所差异,男性的空巢率高于女性。
我国老年人主要依靠家庭养老,大部分老年人不了解养老机构,养老院目前的接受程度很低。
总体来看,绝大部分的老年人是选择自己家和子女家养老,这个比例共占94.1%,选择养老院、日托站或托老所的比例只有4.2%。
根据调查结果发现,目前老年人对养老院的接受程度非常低,有72.0%的老年人“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养老院” ,去养老院的主要原因是“身体不好,需要有人照料”(17.3%)。
现阶段,中国仍处在社会主义初期,仍属于中等收入国家。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人口老龄化体现出其独有的特征:未富先老,规模更大,速度更快,赡养负担更重,二元结构明显。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危机特有的巨大挑战。
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然产生重大影响,其中最突出的一个影响是使得养老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养老保障压力持续增加。据研究,2050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将超过1亿,比现在增长近4倍,失能半失能老年人也将达到1亿左右,比现在增长近2倍多;我国老年抚养比将由目前的近5个劳动力抚养1个老年人发展到2050年前后的1.5个劳动力抚养1个老年人。
解决中国式养老问题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通过改革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形成全社会合力。一是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推荐养老保险全覆盖。二是建立健全养老健康支持体系,加强老年人健康工作特别是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工作。三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局面。四是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建立健全老龄工作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