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微信
追星,一场暗恋还是一种修炼?
2016年05月13日   来源: 金台网  作者: 张振煦

社交网络上几乎24小时兢兢业业的转发支持,天南地北的接机和活动应援,爱豆生日时除了费尽心思送礼物之外,还要以FansClub的名义去公益捐款。可能你会觉得很难理解这些粉丝疯狂追星的行为。近日,艾瑞咨询联合偶扑、多米音乐、新浪微博发布的《2016年中国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书》,就还原了追星族们的真面目。

重新定义粉丝:全民皆粉。

不同于大多数人对于粉丝的刻板印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用户所接触的文化和信息日益多元,粉丝的外延得到了极大的扩展。百度副总裁陆复斌曾表示,粉丝其实是互联网的“神经元”。艾瑞报告根据用户关注的不同领域,将中国粉丝分为娱乐明星粉丝、网红粉丝、网络文学粉丝、二次元粉丝等四大类,同时展现了不同人群在追星中的不同表现。

狂热粉竟是职场精英 学生党反而更理性

报告显示,不同人群的追星火热度有所不同。从职业身份上来看,身处管理层的职场精英中,自认为是狂热粉的占比为27.6%,占比最高。相比职场精英,学生党的追星更加理性,自认为是狂热粉的只占5.7%。年龄上,中国粉丝以90后为主,其中95后占比近4成。而从性别上来看,女性粉丝占比为76%,也就是戏称的“迷妹”,是粉丝的主流。

单身被圈粉 婚后就脱粉?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对粉丝的情感状况也进行了分类,近六成粉丝处于单身状态,只有7.7%的粉丝已婚。对于单身粉丝,最开心的事莫过于看偶像自拍并与偶像互动,这两项占比均超50%。但是,只有12.6%的粉丝会喜欢偶像秀恩爱。他们虽然会送上祝福,但还是觉得受到了“一万点伤害”。

网红不靠颜值靠实力

在根据关注领域划分出的四大类粉丝中,娱乐明星粉丝和网红粉丝占比最高,主要集中在影视、综艺、网红视频、音乐等娱乐化程度较高的行业中。网络文学粉丝占比17%,他们热衷于网络小说,以85后男生为主,也更乐意消费图书音像类商品。二次元粉丝喜欢看搞笑视频和日本动漫,更愿意为点播和下载付费。其中,网红粉丝数量在2015年呈爆发式增长,一年内从1.0亿增长到3.1亿。网红走红有多种原因,报告认为其中一个原因是,网红的个人气质、价值观等都与当今社会年轻人的生活态度契合,更易引起共鸣。而短视频呈现的方式也使得网红传播更为直观,影响更为全面。很多papi酱的粉丝表示,papi酱的视频具有清晰的价值观,那就是崇尚真实,吐槽虚伪,倡导个体自由,这些都能引起共鸣。

追星,不只是暗恋,更是 “修炼”

粉丝们的追星不只刷刷微博,看看视频这么简单。相比于早年的盲目追星,现在粉丝们可是“实力追星”。

相比于那些被偶像颜值圈粉的路人粉,死忠粉们会将偶像视为生活榜样,在方方面面向偶像看齐。报告显示,84%的粉丝非常关注偶像信息,将偶像视为生活的榜样。超六成的粉丝会主动学习偶像擅长的事情。因为有了榜样和动力,粉丝的追星也从盲目跟从变成了一种自我修养。62.6%的粉丝会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61.4%的粉丝会因为追星而更愿意结交朋友;超过80%的粉丝会增加学习动力,看重自我成长,追求成功;72.3%的粉丝更愿意和家人一起分享快乐;接近70%的粉丝更喜欢表达自己,被身边人认为富有热情和感染力。当然,为了不辜负广大粉丝的热情,明星们也更注重自我修养。

粉丝经济向粉丝生态迈进

随着互联网与文化娱乐产业的发展,粉丝们更愿意结成社群,以粉丝社群平台为基础的粉丝文化现象也渐趋普遍。

粉丝平台主要服务于粉丝社群的交流、分享和创作。粉丝们在平台选用上多有讲究,微博和贴吧重在信息获取与分享,而偶扑、音悦Tai、豆瓣则重在内容创作,粉丝的主动性更强。

百度副总裁陆复斌将粉丝的这种积极作用称为“粉丝力”。借助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粉丝力形成了巨大的网络能量,这种能量的影响体现在文化、公益、消费等方方面面,受到众多品牌的关注。这种力量促使粉丝经济向纵深发展,形成粉丝生态。

报告称,粉丝需求、粉丝文化与粉丝经济三者相互影响,使得粉丝社群影响力增强,逐渐形成以粉丝内容为核心的粉丝生态。粉丝圈以情感为依托,未来将具有巨大潜力。

微博CEO王高飞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只有充分发掘粉丝潜能的品牌才可直面市场的激烈挑战。百度贴吧报告显示,已有不少品牌通过粉丝运营,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很多影视综艺通过粉丝平台推广,借助粉丝效应,迅速引爆粉丝购买力。众多手机品牌也通过粉丝平台精准定位人群,实现新产品上市后的火爆抢购。

有着多年追星经历的90后小何称,除了官方外,一些知名的明星站也会出一些明星周边产品,或售卖或作为赠品送给买唱片的粉丝,赚取一定的利润。如果明星上节目或参加典礼,粉丝还会想着“贡献”收视率和投票,“有些音乐典礼的投票采取花钱买花送花的形式,赚取点击率的同时也赚取经济利润。”

音悦TaiCEO张斗称,“未来的偶像,都有大量的粉丝。粉丝愿意为你消费,为你刷榜,买你的专辑,所以你越来越红。”以鹿晗的走红为例,公司帮他做专辑、卖周边、策划演唱会、做广告客户的开发等,“围绕鹿晗可以挣出来几千万的营收”。

粉丝平台的发展,可以从社交、应援、周边福利和原创内容几大板块切入,满足粉丝更多样化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为粉丝带来全新的体验。对于这个市场的未来,张斗称,“未来需要一个基于互联网的、为娱乐行业服务的平台,一个泛娱乐的产品平台。”

数据来源:《2016年中国粉丝追星及生活方式白皮书》、i黑马、六安新闻网、新华科技、山西新闻网

公众号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