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微信
5地调查:年年“治堵”年年堵
2016年06月22日   来源: 人民网  作者: 马丽娅、赵青、王婕等

今年4月,高德地图交通大数据发布了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堵城排行榜,济南、北京等城市上榜。治理交通拥堵,各大城市采取了哪些对策?专家学者有哪些建议?人民网记者选取北京、杭州、济南、郑州、昆明5个位居排行榜前几位的城市进行了调查。

5大受访城市堵车形势严峻 市民感受不尽相同

“不能让人家一提‘首都’就是‘首堵’,我们脸上搁不住啊!”今年初的北京两会上,北京市委书记郭金龙做如上坦言,市长王安顺也曾多次指出,治理交通拥堵不要只体现在数字上,一定要让老百姓感受到交通拥堵有所缓解。

又是一轮近半年的治理,北京的交通拥堵是否缓解?市民各执一词。家住北京东城区崇文门附近的张先生告诉记者,通过外地车禁上二环等措施,东二环的交通拥堵的确有了缓解;而家住朝阳区双井桥附近的郑先生则说,并没有感受到道路拥堵有什么实质性的改善,即使是在双井桥堵点改造完成后的一个月,三环主、辅路依旧拥堵。

北京这种治理情况并非首都特色,而是也同样发生在其它大城市。郑州被称为“堵城”已经很多年,郑州治堵也已经过去很多年,然而郑州交通在人们心目中仍然尴尬。“郑州堵车的话题已经提不起我的兴趣,都习惯了。前年买车时候想的挺好,谁想到有车更出不去门儿。我现在已经回归地铁了,每天半小时,低碳出行。”郑州市民霍先生对记者说。

杭州的上班族小徐也表达了对杭城交通出行的不满:“主要是早晚高峰车流量特别多,从家到单位仅4.2公里的距离开车就要花费半个多小时。”

昆明市民杨先生每周回家要从北市区到南市区,平时大概1个小时的车程,高峰期则需要2个小时。“昆明是一个二线城市,但拥堵状况和许多一线城市不相上下。今天修路保养设路障,明天修地铁挖个坑,经常这样,堵车也很正常了。”

“睁开眼,家门口路没有了,不能走了。”最近济南不少网友也纷纷吐槽,因各个路段修路,市民一夜路难寻。修路造成了市民的出行难,也让济南这座“堵城”再添“堵”。

各大“堵城”治堵未曾停歇 既要治标也要治本

虽然交通状况屡受诟病,但各大城市在“治堵”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止过。

修路,一直是郑州治堵的一项主要措施,郑州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调侃“郑州郑州,天天挖沟”就源于此。三年前,郑州市政府曾宣布“集中式”治堵,用短期的拥堵换来长期的畅通。如今,郑州的三环快速化、陇海快速路等重点工程均已基本完工。“阵痛期”已过,可车主们的普遍感受是,治堵效果不明显。然而,与郑州大规模修路引起的争议相比,同期开通的地铁1号线则受到了市民的一致拥护。2015年,郑州地铁1号线日均客流量约24.14万人次。地铁,成为郑州“治堵”的一个新寄托。

为了治堵,昆明市交管部门建议一是建立政府牵头的宏观调控机制,从源头对城市交通进行评估;二是加大科技管控力度;三是加大交通违法事故处置效率;四是加大市民交通出行理念和安全意识。此外,昆明还尝试使用“绿波带”建设提升道路通行效能,目前已在六条城市干道建设了“绿波带”,但因地铁建设,“绿波带”尚未发挥出应有作用,随着地铁施工的推进和“绿波带”的逐步覆盖,整个系统将会有很大提升。

今年杭州的交通治堵工作则全面以“G20峰会保障”为中心,将依托峰会项目完善路网设施功能,加大力度发展公共交通、强化交通组织管理等全力推进交通治堵各项工作。杭州将通过优化公交运力配置,打通公交运行“堵点”,科学配套公交专用道,优化完善公交运营调度,提升发车正点率和运行时速,改善高峰公交拥挤状况。

济南市“十三五”规划显示,未来五年内,济南将重点建设“东西、南北”四大综合客运枢纽,重点打造“一西一东”两大综合客运枢纽,实现公路长途客运与公交、轨交及航空、铁路等形成立体交通换乘网络。记者从济南市轨道集团了解到,济南将建设轻轨R1、R2、R3和地铁环线、M1线、M2线、M3线、M4线等8条线,加上规划中的M5、M6线,将在济南架起纵横交错的立体交通网。

从去年开始,北京就开始了各条道路的疏堵改造工程。不论是整治京藏高速、双井桥等重点路段,还是打通断头路、建立微循环,北京在“治堵”方面的努力从未停止过。除了这些“治本”的方法,在开学等特殊时期和关键路段,北京交管局也时常组织警力上街疏堵,维持秩序,保证道路畅通。

交通治堵路在何方?专家建议构建立体化公共交通体系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宁金成认为,郑州治堵的关键在于要有长远规划。“大规模的交通建设肯定对郑州未来的交通有很大帮助,但郑州之所以年年修路、治堵,正是前些年缺乏长远规划的表现。”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吴伟强对记者说,杭州治堵,必须从纠错开始,比如在机动车道设置隔离带,使道路的通达性、便捷性、服务性水平大大降低。“一定要回归基本交通管理原理,少搞违背基本原理乃至违背常理的所谓创新。”

山东政协常委、山东建筑大学教授邓相超认为,像济南这样拥有七百多万人口的城市,要从根本上解决拥堵问题,首先需构建立体化的公共交通体系。这样才能大大提高市民出行的公交分摊率。“现在济南市的公交分摊率仅有20%多。如果这一数值能超过60%,济南市的城市交通就不会拥堵。”

“非理性使用小汽车是导致拥堵的原因之一。”昆明理工大学教授何民说,在昆明,曾经走在全国前列的“公交专用道”很多都已拆除,如今只要一堵车,公交也“动弹不得”。很显然,同样都是堵,坐在小汽车里,远比挤在公交中要舒服得多。因此,不可靠的公共交通运行,会让更多的人选择小汽车出行,进一步加剧了拥堵,反过来又刺激人们选择小汽车,这样城市交通会进入恶性循环的怪圈。“目前来看,昆明除了加快地铁建设外,还需要切实实施‘公交优先’,通过在公交需求集中的走廊上建立公交专用道来保障公交车的运行速度和准点率,这样才能在有限的空间下保证城市道路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以运送的人来计算,而不是通过的车来计算。不能眼睛里只看到车堵在路上,看不到人堵在路上,把人的问题解决好,才是交通治理的基本出发点。”

公众号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