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微信
“驰援震区,有我!”九寨沟震后救援,高新科技在“行动”
2017年08月12日   来源: 金台网  作者: 贾敏

8月8日晚,九寨沟震后20分钟,数千个停机用户已恢复通讯;震后不到两小时,九寨沟县城和黄龙景区恢复供电;震后第二天,8月9日清晨,九寨沟县城路边的菜市已正常营业,人们看到的是一个秩序迅速恢复的灾区……

在7级地震面前,如此的恢复速度让人在悲痛中感到些许欣慰,而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中,高新科技的力量不可小觑。

“守护震区,有我!”震后,京东、腾讯、阿里巴巴、大疆等高新科技企业迅速反应,在第一时间制定支援计划,在各自擅长的领域给予灾区最大的帮助。阿里巴巴旗下的高德救灾地图开通救援“生命线”,号召收集各NGO和政府部门的救援路线及救灾物资点;大疆发布了无人机行动计划;今日头条的“头条寻人”也随即火速上线……

一、 精确弹幕引发“蝴蝶效应”:“头条寻人”

“头条寻人”借助互联网+的精准地域弹窗技术,依靠今日头条App 高达7800万的日活跃用户,对寻人信息进行精准的定向地域推送。寻人过程类似一次蝴蝶效应,头条精准的弹幕,好似蝴蝶薄如蝉翼的翅膀一次轻微的抖动,引发一系列动作,直到失踪者被找回。

据头条寻人公益项目组成员曾华介绍,如果公众失踪在一小时内,他们就会预估走失者在这一小时里的步行半径所能达到的距离,“保守估计不会超过5公里”。这样,项目组就会通过技术,以走失地点为圆心,5公里为半径画一个圆。然后向出现在这个圆形区域内的用户推送弹窗。走失的时间越长,同心圆就会越大。

从核实信息到划定区域,再到信息推送,耗时很短。2016年5月19日,头条寻人与北京市通州区民政局救助站联手帮助一名患有痴呆症的老人寻亲,前后只用了6分钟。

其实,百度也已做出这方面的尝试。百度寻人主要致力于对走失宝宝的追踪。用户可上传走失宝宝照片,百度寻人依托全国范围内失踪儿童与流浪儿童的开放数据库,利用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提供的人脸识别技术迅速匹配宝宝照片,发布失踪宝宝信息。

二、通过体温变化、心跳频率寻人的“英雄”:救灾机器人

在灾难救援中,救援人员的时间弥足珍贵(震后黄金救援时间大约为72小时)。在这种紧急而危险的灾难环境下,救灾机器人的作用不可低估。

震后,道路会受到较大损害,让救灾人员举步维艰。而救灾机器人可在瓦砾中蜿蜒行进。机器人灵活机动,有较好的爬坡和越障能力,能适应各种特殊的地理环境。

机器人还有极其强大的探测功能,能迅速找到地下遇险人员的位置。机器人利用传感器通过探测遇险人员的呻吟声、体温变化及心脏跳动频率的信息能找到他们的位置。此外,机器人的视频探测器(CCD摄像头)具有信息直观、能实现计算机辅助控制等特点,可将现场环境图像发回到救灾中心,为进一步控制机器人的运动方向提供依据。

在国内,救灾机器人的研发进展飞速。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在2002年研制了蛇形机器人,由16个单自由度关节模块和蛇头、蛇尾组成,在监控系统的无线控制下可实现蜿蜒前进、后退、侧移、翻滚等多种动作,并能通过安装在蛇头上的微型摄像头将现场图像传回监控系统。2010年7月,中国首批地震搜救专业机器人研制成功,这个外形酷似直升机的机器人叫“空中搜索探测机器人”,可以完成起飞、空中悬停、超低空信息获取和自主降落,还可以进行空投作业。

三、突破环境制约: “无人机”助力震后救援

无人机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在恶劣的天气和复杂的路况条件下,利用简单条件低空飞行,快速获取影像数据,让外界直接了解灾区现状,为救援提供指导。2013年的“4·20”芦山县7.0级大地震发生后,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立即部署出动国家地理信息应急监测移动平台、测绘型无人机(4架)、监测型无人机(1架),在最快时间内获取了灾后影像。

地震发生后,给被困人员投送水、食物、药品等必要物资至关重要,在这方面,无人机也可提供极大便利。

受灾地区环境变化较大,人员分散,在第一时间找到被困人员意义重大。无人机搭载生命探测仪,配备GPS定位,能感知和获取人的具体位置,在最短时间内找出幸存者位置。另外,无人机还可以挂载探照灯,帮助搜救人员在夜晚找到灾民。将无人机集成语音、扩音模块后,还可以实现空中呼喊或者传达指令,不仅能帮助救灾部队调配人员进行重点区域工作,还能及时通知人员撤离危险地区,并提供最佳撤离路径。

被命名为“朱雀”的国产无人机还具备清点人数的功能。其具有特殊的电子信息采集系统,无人机在2公里范围内的50米上空可以清点人数,准确率90%以上;也可以采集手机号码,每分钟可以采集到1000个号码。

四、重组震后地理信息的“快手”:遥感技术

地震过后,地震中心以及周遭的道路状况将发生极其巨大的变化,通过人工勘探重组地理信息耗时较长且准确性不高。

利用遥感技术则可以快速获取受灾区域的地理和灾情信息,对于救援规划、现场指挥、物资、人员调度和后续灾害的防范具有重要价值。只有获得准确的地理信息,才能把有限的救援力量投入到关键点上。

遥感技术是从人造卫星、飞机或其他飞行器上收集路面目标的电磁辐射信息,判别地球环境和资源的技术。人民网曾如此报道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的救援工作,“灾害8点02分发生,9点18分就已经派直升机前去获取信息,了解灾情,从北京10点钟左右就派了侦察机过去获取灾情。中午12点左右,我们已经可以从电视台和网上看到航空遥感的影像,并据此分析受灾情况。”这就是遥感技术的典型应用。

地震灾情牵动着亿万民众的心,目前,四川九寨沟的地震救援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中,高新科技在震区的救援工作中将继续发挥其不可取代的作用,而更多的高科技企业也正在陆续加入到救灾的行列……

加油,中国高新科技企业!

祈福,四川、新疆震区!

注:本文综合人民网、新华网、《北京青年报》、《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报道。

公众号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