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年销售额要上到5000万元才能保证不亏。”广东一家制造业企业老板张锡林对21世纪经济报道感慨,成本高、利润薄,使得制造业企业生存发展和转型升级异常艰难,“我恨不得电费、税收、社保通通都降一降,让企业负担小一些”。
事实上,张锡林的这一希望正逐步成为现实。8月24日,广东省政府对外发布《广东省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广东提出,希望进一步降低制造业企业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建设制造强省。
这是广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启动以来又一次集中出台降成本政策。该“政策包”共10条,涵盖税收、用地、社保、用电、运输和融资等方面。按照官方的预计,2017-2020年,通过这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地实施,将累计为制造业企业直接降低成本2600亿元左右,其中2017年目标为620亿元左右。
“广东希望借此打造制造业成本洼地,构筑新竞争优势。”广东省经信委副主任吴东文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低廉的成本曾是广东制造业的发展优势,但过去的优势逐渐消逝,如今面对着生存发展和转型升级的种种压力,多数广东制造业企业老板也都抱有与张锡林一样的想法,希望政府能为企业减轻一些成本负担,帮助企业迈过这道“坎儿”。
此番广东出台降成本“政策包”回应企业诉求。广东省政府副秘书长钟旋辉说,条文不多,但加减并举、力度空前。
具体来看,税收方面,广东计划2017年起将城镇土地使用税适用税额标准最高档由30元降为15元,调整后接近全国最低水平;从2018年起将车辆车船税具体适用税额降低到法定税率最低水平,其中与企业有关的货车等减幅超过80%。
“广东决心把企业税负降下来,所以这次能够执行最低标准的尽可能实行最低标准。”广东省财政厅副厅长郑贤操说,希望用短期财政收入的“减”换来企业发展动能的“增”。
用电成本方面,广东提出将通过扩大售电侧改革试点、实施输配电改革等一系列举措,让销售电价平均下降6分/千瓦时,预计2017年广东可减轻全社会用电成本约280亿元。
东莞广泽汽车饰件有限公司总顾问钟永隆给21世纪经济报道算了一笔账,仅电费一项,今后该企业每年可节约30多万元,这意味着可以多请几个技术工人,或多买一台设备。
运输成本更直观,广东省属国企控股高速公路路段将试行货车通行费八五折优惠,并停止审批新普通公路收费项目。
此外,针对用地成本,广东提出将创新实施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工业用地先租后让等制度。在融资方面,首次提出省级财政对民营企业直接融资给予奖补,如对在境内上市的民营企业,广东将对其中介费用最高给与300万元的补助。
钟旋辉说,预计2017-2020年广东通过这些举措将累计为企业直接降成本2600亿元左右,其中2017年为620亿元左右。
对广东而言,这一降成本“政策包”的出台有其必然性。广东省政协此前的一份报告指出,广东制造业面临四大问题,其中之一就是企业成本压力大,如用电成本高于广西,用地成本高于福建等,建议加大降成本力度,重塑营商环境新优势。
“我们也调研过浙苏鲁等省,大家成本上互有优劣,这次广东的目标是进一步增强成本优势,并弥补一些劣势。”吴东文说。
前不久,广东副省长袁宝成表示,广东要力争制造业综合成本不高于对标地区,形成成本洼地优势。
当前,降成本与转型升级几乎密不可分,这不仅是上述企业家们的切身感受,也是广东此番政策的主导逻辑。
吴东文说,遵循着“广东抓实体经济,核心是抓制造业”,以及“坚持制造业立省不动摇”的发展思路,此番出台的降成本政策围绕“育新”、“改旧”和“激活”三个着力点,相对应地提出诸多加快推进广东制造业新旧动能转换的措施。
其中,“育新”就是聚焦万亿级制造业新兴支柱产业的重点培育。政策提出,2017-2020年广东财政将对高端智能装备、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生物医药等产业重点支持,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新增长点和支撑制造业长远发展新动能。
从用地层面来看,广东还明确,“三旧改造”及广东省追加的新增城乡建设用地要优先保障先进制造业需求。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林平凡对21世纪经济报道分析,广东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升级的趋势是必然的,现实中也是迫切的。这意味着政府的施策重点除覆盖大量传统制造业外,更为重要的是聚焦到新动能上,尤其是代表未来活力和竞争力的产业上。
“改旧”则是聚焦传统动能改造提升。政策提出,2017-2020年广东省财政将对工业企业开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技术改造等重点支持,主要是将技术改造普惠性事后奖补政策放宽到主营业务收入1000万元以上工业企业等措施。
近年来随着转型升级深入,广东工业技术改造进展迅猛。今年上半年广东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30.1%,2015年上半年的增速更高达80.1%,刷新该省20年来的记录。
吴东文说,这次政策再突出了工业企业技术改造的方向。上述政策调整后,覆盖面比原来扩大一倍多,将引导更多企业开展技术改造,推动传统动能转型和提质增效。
这也是广东此次政策“加减并举”思路的体现,在减轻企业成本负担的同时,提供更多转型升级上的支撑。
东莞市蓝创捷特佳电子有限公司负责人曾建华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加减并举”带来的多维度降成本,将使得受惠企业更愿意将资金投入到“机器换人”、“智能制造”等转型升级方面。
此外,所谓“激活”即聚焦缓解民营中小微企业多年来反映突出的融资难问题,广东希望进一步激发民营企业发展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