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微信
第二届“佛山•大城工匠”揭晓
2018年06月28日   来源: 人民日报

按照“公平、客观、特色”原则,面向基层,面向一线,以制造业为主兼顾各行各业,经单位初荐、资格核查、专家评审等程序,广东省佛山市评出第二届“佛山·大城工匠”30人,并定于2018年6月22日召开命名大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作为制造业大市,佛山自觉担当使命,更好地弘扬工匠精神,使之根植于城市、内化为精神,成为佛山打造先进制造产业基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内力。

佛山工业有着悠久历史,工匠精神源远流长。佛山市南海区西樵山是新石器时代我国南方最大规模的石器制造场。千百年来,手工制造业传承赋予佛山产业优势与独特魅力。唐宋年间,佛山陶瓷、纺织、铸造、医药等行业达到鼎盛。明清时期,佛山手工制品声名鹊起,跻身“中国四大名镇”。近代,佛山还是我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佛山制造”名闻遐迩。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制造”风头日劲,工匠精神发扬光大。2017年,佛山实现工业总产值2.4万亿元,排名全国第6,踏上“世界科技+佛山智造+全球市场”创新发展之路,全力打造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可以说,没有工匠精神,就没有“佛山制造”。改革开放40年,正是工匠精神在佛山薪火相传、勃发生机、开花结果的40年。

制造业是佛山强市之基,工匠精神是制造业之魂。“细节决定品质,人才决定未来。”工艺的差距就是企业的差距,工匠的成长就是企业的发展,培育工匠的企业注定会是强大的企业。能否用工匠精神培育更多一流的制造业人才,能否锻造高素质工匠型产业大军,决定着制造业的未来,也决定着“佛山制造”的未来。要推动“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升级、实现经济发展从速度型向质量型转变,佛山必须继续大力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让工匠精神落地生根,让成千上万的“大城工匠”脱颖而出。

2016年6月21日,佛山市委市政府召开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大力弘扬锲而不舍、精益求精、勇于创新、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营造学习工匠、尊重工匠、优待工匠、争做工匠的社会氛围,极大提升了技能型、创新型、知识型人才的自豪感、成就感、责任感、使命感,越来越多的“大城工匠”在各自岗位上发挥重要作用。

佛山将继续传承工匠精神,不断为工匠精神注入时代内涵,开放创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集聚高端企业、高端人才,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争当广东省落实“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生动实践的排头兵,谱写佛山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第二届“佛山·大城工匠”

(共30名,按姓氏笔画排序)

万 鹏  广东中鹏热能科技有限公司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

龙莉英  广东吉熙安电缆附件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

苏荣欢  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兼总经理助理兼质量经理

李贤信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快检院院长

李金波  美的集团家用空调创新中心主任

李培涛  广东昭信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

李 程  佛山市国星光电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杨 珍  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装备制造系副主任

何自立  菱王电梯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一部部长

何国良  广东石湾酒厂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技术总监

汪宝生  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液压工程师

张慰峰  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

陈卫民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佛山三水供电局试验班高级作业员

陈红军 佛山市三技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

陈志兴 广东盛路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总经理

陈尚文 佛山市高明区尚昂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陈爱民  广东科达洁能股份有限公司机械主任设计师

庞 健 广东万和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测试主任工程师

胡 锋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冰箱研发中心发泡技术主管

柳小明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项目管理专员

钟保民 佛山市东鹏陶瓷有限公司研究院总经理

姚秋丽 广东联邦家私集团有限公司设计总监

唐 奇 佛山市迈瑞思科技有限公司研发总监

崔俊健 广东嘉腾机器人自动化有限公司研发工程师

梁国坤 碧桂园集团执行董事

梁泽江 佛山市东成立亿纺织有限公司生产领班

彭方昭 佛山市安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高级技师

谭宏伟 佛山市保路威环保材料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

熊智康 广东格兰仕集团有限公司车间主任

潘伯林 佛山市禅城区柏林艺术馆馆长

公众号
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