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4名儿童服农药中毒死亡。事件引起了社会的震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对此作出了重要批示。
这1男3女是4兄妹,最大的13岁,最小的才5岁。因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3年前“被人拐跑”,爷爷奶奶已过世,他们留守在家无人照顾。据介绍,4个孩子家里唯一的食物是他们父亲去年种的玉米。他们的父亲张方其虽然留了一个联系电话,却一直打不通。
也正是在毕节,2012年11月16日,5个小孩躲进垃圾箱避寒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身亡事件。这5名男孩中有4名是留守儿童,他们中最大的13岁,最小的7岁。
共青团毕节市委曾作过一次统计,全市父母双双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有16万多人。父母进城打工,不过是为了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他们何尝不知道没有父母陪伴的孩子是不幸的,但“两害相权取其轻”,在寻找致富机会和孩子幸福成长之间,很多人选择前者。
然而,无论出发点是什么,留下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未成年子女自生自灭,这样的做法依然是父母失责。当父母失责时,政府和社会就应该及时补位,起到“安全网”的作用,给孩子的生存“兜底”。比如说,邻居、村委作为社会补充,应该关心孩子,及时疏导孩子心理;当地政府应该立即启动福利保障机制,通过学校、妇联等相关机构提供帮助,确保孩子满足基本的生存条件。
如果当地政府吸取教训亡羊补牢,就应该了解所有留守儿童的状况,发现没有大人监护的儿童,敦促其父母保证有人照顾;父母没有做到的,就通过法律程序剥夺其抚养权,把孩子交给相关机构抚养。
毕节再一次出现留守儿童惨剧,应对相关部门启动问责制,确认责任个人,并迅速完善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相关法律法规细节。亡羊补牢已经错过了一次,我们无法再付出更多的代价了。
延伸阅读
关于毕节市七星关区张启刚等4名儿童非正常死亡的初步调查通报
6月9日晚,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张启刚等4名儿童疑家中服农药致死。毕节市七星关区政府通报调查结果:经公安机关调查,4名儿童系服农药中毒死亡。11日,省民政厅巡视员甄燕驰率厅相关处局赶赴事发现场调查情况。调查组通过实地调查,走访群众、查阅低保救助档案资料,并分别与村支书高华成、村主任王章、村民组长张仕伟座谈询问,初步掌握的情况为:
一、张启刚等4名儿童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该家庭人口6人,户主张方其,男,汉族,34岁,初中文化;妻子任希芬,32岁,初中文化;长子张启刚,14岁,就读于田坎小学6年级;长女张启秀,10岁,就读于田坎小学2年级;次女张启玉,8岁,就读于田坎小学1年级;三女张启味,5岁,就读于田坎幼儿园小班。
二、家庭经济状况
(一)经济情况:该家庭生育第一个孩子后即举家到海南打工,在海南又生育3个女孩后于2011年返乡。向当地乡计生办缴纳社会抚养费9900元后,为3个女孩办理户籍登记。
从2012年第二季度起,夫妻两人纳入农村低保;2014年低保享受对象变更为张方其、张启刚。2012年,该户领取低保金1275元,2013年领取1760元,2014年领取2124元,2015年1-4月领取768元。2013年春节领取一次性生活补助金400元,冬春救助粮30斤;2014年领取春节一次性生活补助300元,冬春救助粮30斤。经统计,2012年4月至今,该户共领取低保金等民政救助资金6627元。
2014年,该户春节杀年猪2头,约400斤,养殖出售生猪5头,收入约7000多元。现饲养生猪两头,约300斤。该户2014年玉米产量约1500斤,目前还有玉米约1000斤,腊肉约50斤。
该户银行存折余额为3586.02元,其中低保金为786.02元。
(二)住房情况:该户拥有砖混结构三层楼房,约200平方米,于2011年修建。据当地村民介绍,该房屋建筑成本在10万元以上,修建时获得政府农村危房改造资金1万元。
据村干部及当地村民反映,该户生活水平在当地属中等水平。
三、婚姻家庭情况
张方其、任希芬夫妇在海南生活期间有打骂孩子情况,长子张启刚曾被父亲责打手臂脱臼,耳朵被扯伤留有疤痕。2011年回乡后,夫妻感情恶化,时常吵架和打闹,男方曾将女方打伤住院。女方于2013年2月离家出走,随后男方时常外出打工,家庭日常事务主要由长子张启刚承担,包括照顾三个妹妹、饲养生猪等。在父母先后离家后,4个子女性情发生变化,不愿与外界接触,经常闭门不出,甚至亲属也叫不开门,于2015年6月9日晚服农药死亡。
目前,省民政厅已派出工作组协助当地做好善后工作,指导当地进一步做好各项社会救助工作及有关善后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