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端
微信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魅力东莞再写新辉煌
2018年12月19日   来源: 人民日报

1978年9月,东莞虎门,中国内地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正式投产。第一年,就为国家赚取外汇60多万港币。中国的对外开放,由此打开了崭新的一扇窗。

2018年12月,东莞长安,智能手机小镇的建设正如火如荼。OPPO、vivo、华为终端等千亿级智能手机企业集聚东莞,创造了全球每4台智能手机中就有1台“东莞制造”的成绩。

40年筚路蓝缕,创新实干。东莞从一个传统农业县,嬗变为经济总量超7000亿元的现代制造名城;从全球产业链的最底端,跃升为国际产业分工合作的实力参与者。

今年前三季度,东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073.34亿元,同比增长7.5%;外贸进出口总额约为9722.9亿元,同比增长9.4%——这片不到全国万分之三的土地,创造了全国近百分之一的地区生产总值。

东莞市中心广场

创新实干 从农业小县发展成制造业名城

 

改革开放初期,这个北接广州、南邻深圳的农业小县,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历史契机,大胆创造出“三来一补”的发展模式。

从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太平手袋厂蹒跚起步,利用外资“借船出海”;到深度参与国际分工,成为闻名全球的“世界工厂”;再到自主创新“造船出海”,实现低端代工厂转型升级为创新要素汇聚的“东莞智造”。

40年过去了,东莞GDP突破7582亿元,人均GDP突破9万元,分别是改革开放之初的275倍和165倍;以全国0.03%的土地和全国0.6%的常住人口,创造了全国近1%的GDP,贡献了全国1.6%的税收……40年的跨越发展,东莞成为改革开放精彩而生动的缩影。

智能手机生产车间

敢为人先 “东莞智造”成为城市新名片

 

从全国第一个“一站式”企业服务办公室,到在全国率先试点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从全国第一条地级市投资兴建的高速公路,到在全国率先构建“三互”大通关模式……“敢为天下先”的东莞人肩负起改革“试验田”责任,以一以贯之的改革精神,啃下一个个“硬骨头”,持续为全国发展探索新经验、新模式。

随着东莞在全国率先提出以全生态链系统推进智能制造,“东莞制造”的旧名片逐渐被“东莞智造”新名片所取代。

随着东莞成为全国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综合试点试验城市之一,外向型经济正加速向着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全面转型。

随着城市品质提升计划深入实施、美丽东莞建设持续发力,东莞的城市环境越来越美,发展后劲越来越足,超115万个市场主体不断壮大。外界印象中的“世界工厂”,已成为创业者眼中的“梦工场”;2017年国税迈上1500亿元新台阶,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长安杯”……这座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新境界、迈上新征程。

中国散裂中子源项目

扬帆起航 挺进创新型一线城市

 

看高新企业,东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4058家;发明专利申请量突破2万件;全市R&D(研发经费)占比达2.48%,超过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看制造升级,东莞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比达50.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比39.0%,均实现历史性突破。

看科技创新,被誉为“国之重器”的散裂中子源项目在东莞通过国家验收,为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科技前沿突破带来曙光。“超级显微镜”的正式投入运行,赋予东莞更大的使命。

当前,以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为契机,东莞加快打造创新驱动发展升级版,推动科技创新能力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向系统提升转变。

扬帆新时代,融入大湾区。40年来,东莞因开放而兴,因开放而荣,开放已经成为这座城市深入骨髓的基因与优势。昔日的攻坚克难、砥砺奋进,成为未来谋篇布局、续写辉煌的信心。

未来,东莞将在新一波改革开放大潮中争当广东省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排头兵,在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先进制造业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劈波斩浪,奋勇前行。

 

数据来源:中共东莞市委宣传部

公众号
手机端